- 其无正邪? 出自 《老子·第五十八章》
- 人之迷,其日固久。 出自 《老子·第五十八章》
-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出自 《老子四章》
-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出自 《老子二章》
-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出自 《老子二章》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出自 《老子二章》
-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出自 《老子二章》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出自 《老子四章》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出自 《老子四章》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出自 《老子四章》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出自 《老子四章》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出自 《老子二章》
- 理财常以养民为先。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四十二》
- 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一》
-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
- 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
-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四》
-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
-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出自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九》
- 世之质文,随教而变。 出自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三》
-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一》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出自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十四》
-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出自 《资治通鉴·后晋纪·后晋纪四》
- 法出多门,人无所措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九》
- 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出自 《资治通鉴·陈纪·陈纪九》
-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出自 《资治通鉴·齐纪·齐纪七》
- 民以食为天。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
-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出自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十五》
-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出自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十》
-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出自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八》
-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出自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七》
- 侈兴于有馀,俭生于不足。 出自 《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六》
- 楗者,楗所谋也。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 内者,进说辞也。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 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 出自 《鬼谷子·鬼谷子·内楗》
-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出自 《庄子·内篇·齐物论》
-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出自 《庄子·外篇·知北游》
- 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 俗谓之小人。 出自 《庄子·外篇·骈拇》
-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出自 《庄子·杂篇·让王》
- 至礼有 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出自 《庄子·杂篇·庚桑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