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出自 《淮南子·道应训》
- 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 出自 《淮南子·道应训》
- 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济出王屋。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积壤而丘处,粪田而种谷;掘地而井饮,疏川而为利;筑城而为固,拘兽以为畜;则阴阳缪戾,四时失叙;雷霆毁折,雹霰降虐;氛雾霜雪不霁,而万物燋夭。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天之精,日月星辰雷电风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人之情,思虑聪明喜怒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维湿北流出于燕。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泥涂渊出槁山。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辽出砥石。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淇出大号。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渭出鸟鼠同穴。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歌舞节则禽兽跳矣。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必有其质,乃为之文。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形万殊之体;含气化物,以成埒类;赢缩卷舒,沦于不测;终始虚满,转于无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伊出上魏。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人气者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性善,民性善而天地阴阳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澹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睢出羽山。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凡海外三十六国。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呼沱出鲁平。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逮至衰世,镌山石,锲金玉,擿蚌蜃,消钢铁,而万物不滋。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兵革羽旄,金鼓斧钺,所以饰怒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夫人相乐无所发贶,故圣人为之作乐以和节之。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有神二人连臂,为帝候夜,在其西南方。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和丘在其东北陬,三桑、无枝在其西,夸父、耽耳在其北方,夸父弃其策,是为邓林。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巫咸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黑齿民,玄股民,毛民,劳民。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菑榛秽,聚埒亩;芟野菼,长苗秀;草木之句萌衔华戴实而死者,不可胜数。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是故仁义礼乐者,可以救败,而非通治之至也。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淄出目饴。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则四时者,柔而不脆,刚而不鞼;宽而不肆,肃而不悖;优柔委从,以养群类;其德含愚而容不肖,无所私爱。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乐民、拏闾在昆仑弱水之洲。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湍池在昆仑。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或通焉,谓之天府。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汶出弗其,西流合于济。 出自 《淮南子·地形训》
- 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取成之迹,相与危坐而说之,鼓歌而舞之,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
- 及到分山川豁谷,使有壤界;计人多少众寡,使有分数;筑城掘池,设机械险阻以为备;饰职事,制服等,异贵贱,差贤不肖,经诽誉,行赏罚,则兵革兴而分争生;民之灭抑夭隐, 出自 《淮南子·本经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