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青云富贵儿,挟金弹射猎在章台下。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鞍马四蹄奔腾,宛如流星掠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白天用金丸射落飞鸟,夜晚入琼楼醉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伯夷、叔齐是谁?何必独守首阳山,挨饿受冻。
青云¹少年子²,挟弹章台³左。
少年子: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梁吴均皆有此作。¹青云:喻官高爵显。²少年子:古称青年人。³章台:汉长安街名。
鞍(ān)马四边开¹,突如流星过。
¹“鞍马”句:谓“青云少年”仆从之众。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¹卧。
¹琼楼:华丽精美的住所。
夷(yí)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¹。
¹“夷齐”二句: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立叔齐为嗣,叔齐让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两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后成为贤人的典型,常与盗跖相对。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此诗创作于诗人的青年时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胡震亨认为此诗是“拟王融”而作,但王融的《少年子》为五言四句,押平韵,与此诗李五言八句且押仄韵的体式不吻合。而吴均的《少年子》(《玉台新咏·卷六》题作《咏少年》)不仅辞式与此诗相同,而且主旨也相通,应属同体之作。就此来看,此诗多半应是依调之作。
前两句描写富贵子弟骄纵放荡,不守德行。他们的仆从也跟着他们不收道德,享尽荣华。从根本上写出了上层社会的糜烂与繁华。
第三句描写纨绔子弟早上打猎骑射,晚上可以睡在奢华的床上,享受人家富贵。和最后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十足。
最后一句描写伯夷、叔齐二人的悲苦生活。两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体现诗人对纨绔子弟的蔑视以及对伯夷二人的钦佩。“独守”二字写出了伯夷、叔齐二人和纨绔子弟的差距,也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京城子弟豪奢现象的不屑以及对纨绔子弟的讽刺。从二者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诗人对伯夷二人的钦佩。
此诗以古贤伯夷、叔齐作对比,讽刺纨绔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游冶为事,享尽荣华。盖有“鸾凤伏窜,鸱鸮翱翔”的感慨。诗中描写贵公子骄纵侈肆、放荡不羁的生活。生动地描摹少年公子的言行举止,未直接褒贬,故后人见仁见智,看法不一。
总体描写了诗人对两种不同生活下的现象的看法,从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上层生活的讽刺以及对伯夷的钦佩,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想法,言简意赅。
参考资料
- 1、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 2、詹锳 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2)·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 3、王琦.李太白 上:中华书局,2011.03:第295页
- 4、李白.中国古代名家诗文集 李白集 卷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1:第185页
- 5、郁贤皓.李白大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01月:第45页
- 6、(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上):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6:第67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云富贵儿,挟金弹射猎在章台下。鞍马四蹄奔腾,宛如流星掠过。
白天用金丸射落飞鸟,夜晚入琼楼醉卧。伯夷、叔齐是谁?何必独守首阳山,挨饿受冻。
注释
少年子: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梁>吴均皆有此作。
“青云”句:即纨绔子弟。青云,喻官高爵显。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挟弹”句:言纨绔子弟带着弹弓在大街上游玩。章台,汉长安街名。
“鞍马”句:谓“青云少年”仆从之众。
琼楼:华丽精美的住所。
“夷齐”二句: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立叔齐为嗣,叔齐让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两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后成为贤人的典型,常与盗跖相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的青年时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胡震亨认为此诗是“拟王融”而作,但王融的《少年子》为五言四句,押平韵,与此诗李五言八句且押仄韵的体式不吻合。而吴均的《少年子》(《玉台新咏·卷六》题作《咏少年》)不仅辞式与此诗相同,而且主旨也相通,应属同体之作。就此来看,此诗多半应是依调之作。
参考资料
- 1、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 2、詹锳 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2)·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赏析
前两句描写富贵子弟骄纵放荡,不守德行。他们的仆从也跟着他们不收道德,享尽荣华。从根本上写出了上层社会的糜烂与繁华。
第三句描写纨绔子弟早上打猎骑射,晚上可以睡在奢华的床上,享受人家富贵。和最后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十足。
最后一句描写伯夷、叔齐二人的悲苦生活。两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体现诗人对纨绔子弟的蔑视以及对伯夷二人的钦佩。“独守”二字写出了伯夷、叔齐二人和纨绔子弟的差距,也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京城子弟豪奢现象的不屑以及对纨绔子弟的讽刺。从二者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诗人对伯夷二人的钦佩。
此诗以古贤伯夷、叔齐作对比,讽刺纨绔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游冶为事,享尽荣华。盖有“鸾凤伏窜,鸱鸮翱翔”的感慨。诗中描写贵公子骄纵侈肆、放荡不羁的生活。生动地描摹少年公子的言行举止,未直接褒贬,故后人见仁见智,看法不一。
总体描写了诗人对两种不同生活下的现象的看法,从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上层生活的讽刺以及对伯夷的钦佩,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想法,言简意赅。>
参考资料
- 1、王琦.李太白 上:中华书局,2011.03:第295页
- 2、李白.中国古代名家诗文集 李白集 卷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1:第185页
- 3、郁贤皓.李白大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01月:第45页
- 4、(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上):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6:第67页
简析
《少年子》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六句描写贵公子骄纵侈肆、放荡不羁的生活,生动描摹了贵公子的言行举止,显现出其恣意享乐;末二句则写伯夷、叔齐因守节而饿死,反写出诗人愿以此豪迈快意的任侠方式来提高声名、谋取仕途。全诗描摹生动,对比鲜明,描写“少年子”的状态,热烈肯定了少年的任侠与游乐而厌恶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