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礼后兵

[ xiān lǐ hòu bīng ]
更新时间:

拼音

[ xiān lǐ hòu bīng ]

基本释义

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成语属性

成语形式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办事方法巧妙

反义词

无反义词公而忘私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造句示例

1、1. 在与邻国的边界纠纷中,我方首先派出代表与对方进行友好协商,秉持先礼的态度,试图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当对方无理拒绝合理提议时,我方便采取了相应措施,这便是先礼后兵,展现了我们维护权益的决心

2、 2. 对待那些调皮捣蛋却又并非故意犯大错的孩子,老师往往先以温和的教导方式,先礼,耐心地跟他们讲道理。若他们依旧屡教不改,就会施以必要的惩戒,也就是后兵,让他们明白错误的严重性

3、 3. 商家在与客户发生矛盾时,最初会以礼貌的沟通来尝试解决,阐述自身立场和产品情况,这是先礼。要是客户仍然不依不饶且故意刁难,商家也会运用合理的手段来保护自身利益,此为先礼后兵之举

成语接龙

先声夺人 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兵精粮足 兵士精壮,粮草充足。形容军力强盛,战备充分。
兵临城下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兵贵神速 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兵不雪刃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兵无常形 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指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兵强则灭 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兵车之会 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本网站提供成语先礼后兵的意思及拼音发音、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先礼后兵出处、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www.zhyy2.com/chengyu/210516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