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拼音
[ xīn ān lǐ dé ]
基本释义
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成语属性
成语形式
成语结构
感情色彩
语法用法
成语出处
"心安理得"出自宋代朱熹《论语集注》:"但知止于至善,则心安理得,而天下万物皆备于我矣。"朱熹在注释《大学》"止于至善"时使用此语,意指内心安定、道理自明。 相关语句: 1.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七回:"他若来,我自有个道理安他之心。" 2.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只要自己心上明白,自然心安理得。" 3. 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君子之心,常欲安人,故其心常安;小人之心,常欲害人,故其心常危。" 该成语由"心安"与"理得"两个动宾结构组成,表示行为合理则内心坦然,强调道德行为与心理状态的统一。
造句示例
1、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
相关查询
本网站提供成语心安理得的意思及拼音发音、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心安理得出处、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s://www.zhyy2.com/chengyu/206348dfy.html